首页

国产 女M调教 小视频

时间:2025-05-29 16:31:34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87244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宁德市政协交流团走访香港闽籍社团:多联系,情更深

项目改变的不仅是土地,也改变了我们的家庭,让我的梦想不再只是个梦。”珍宝村的“蜜瓜女王”王玉萍,在项目的帮助下,土地如期收获了又香又甜的蜜瓜,带来了家庭收入的提升,也孕育了她“想去外面看看”的新梦想。经过项目助力,珍宝村改善灌溉农田3000亩,每亩土地增产500千克,每亩增收1100元,村民家庭最高年增收1.2万元。

3岁的Winston已经展现出对音乐的喜爱,喜欢的旋律要听几十遍,中途要是被暂停,就会生气,目前更喜欢的乐器是低音大提琴,看到就想去拉一拉;看爸爸和乐团彩排,原本动来动去的小人儿在听到大提琴响起的时候就会安静下来。郎朗决定给马友友打个电话。

2024年国庆档票房破11亿

第二十九条 学位授予单位应当根据学位评定委员会授予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决议,公布授予学位的人员名单,颁发学位证书,并向省级学位委员会报送学位授予信息。省级学位委员会将本行政区域的学位授予信息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

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五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

“除了野毒株的传播,脊灰病毒还存在其他的传播风险。”左树岩介绍,例如脊灰减毒活疫苗如果在免疫接种率低的人群、免疫缺陷的人群中使用,可能会出现病毒毒力返祖现象,导致麻痹病例。脊灰病毒有一个特点,即大多数人群感染病毒并不会发病,但这些被感染人群仍可能造成潜在传播。

湖南江华:春耕备耕忙插秧 不误农时不负春

2024年8月,在广州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上,龙南市汶龙镇里陂村更是大放异彩,其驻村工作队携手里陂村经济合作社,将“斛里精”品牌石斛产品推向了国际舞台,并荣获博览会“金奖产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